宜州:围绕中心 深挖题材 书写别样档案工作情怀
发布时间:2018-04-27 09:36:07来源(作者):宜州区档案局 韦柳月
近年来,宜州区档案局在河池市档案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住重点,深挖题材,打造新闻亮点,档案信息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7年,共在《广西档案信息网》《河池档案信息网》《宜州党政网》等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09篇(次),超额完成河池市档案局下达的指标任务,发表稿件总篇数居全市各县区前列,较好地展现了全区档案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
一、领导重视,以点带面,激发全员写作积极性
宜州区档案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明确一名副局长主抓宣传报导工作,办公室及各业务股室具体负责业务工作的宣传,鼓励全体干部积极写稿投稿,形成了人人都是通讯员,人人可写稿的宣传工作氛围。重点加强了办公室人员的写作水平培训,经常选送通讯员参加由宜州区委宣传部以及各单位举办的写作培训班,初步组建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宣传队伍。做到了宣传工作有人管,稿件有人写,信息及时向外报送和传递。此外,为确保宣传工作在办公条件上有保障,先后投入5万多元,购置了电脑、打印机各2台,单反相机、数码相机各1台。局领导班子更是带头写稿投稿,开好头,做好示范,全年由领导班子成员撰写的稿件在《广西档案信息网》《河池档案信息网》《宜州党政网》上刊发达25篇(次),极大地激发了通讯员新闻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档案业务,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加大宣传力度,在稿件的深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在宣传报道新举措、新成果、新动向、新发展、新亮点上下功夫,不断推出紧扣时代的信息稿件。在精准扶贫、土地确权、档案业务指导、重要档案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进行大量详实的宣传。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用新闻稿件记录了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如《节后走访贫困户,精准扶贫暖人心》《宜州市档案局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困难》等。在党的建设工作中,我们用《结合“两学一做”,开展廉政党课教育》《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等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在档案业务工作中,我们及时跟进精准扶贫、土地确权、宜州市撤市设区等重要工作,积极撰写了《宜州市举办精准扶贫档案业务现场培训会》《宜州市召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会》《宜州区档案局做好撤市设区后原公章的移交保管工作》和《2017年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顺利开工》等稿件。这些稿件先后在《广西档案信息网》《河池档案信息网》《宜州党政网》媒体等刊发,有效宣传了宜州区档案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深挖题材,选准切入点,打造新闻亮点
档案工作总给人一种守旧、范围窄、埋头苦干、乏善可陈,甚至是一成不变的感觉,其实,当我们掘地三尺,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就能将平常的工作写出别样的韵味。在深挖题材、选准切入点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从常态化工作中挖掘信息。档案工作多是常规性工作,周而复始,反映这些工作的报导也常常带有一定的重复性。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有时换个通讯员,就能换个思维,选取的切入点不一样,就会写出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数字化工作、学习传达会议精神、档案执法检查、“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等,我们2017年就写出了不一样视角的稿件。
二是从工作经验中挖掘信息。档案工作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可能会找到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也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日常工作的原始信息是零乱分散的,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原始材料进一步提炼,变缺为全,形成专题式、综合性信息,就能提高原有信息的价值。如《宜州区档案馆数字化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全力抓好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就是从总结经验中提炼的。
三是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挖掘信息。将新闻信息与时代大背景、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联系起来,就能从海量的信息和工作中提取到有价值的稿件线索。紧扣时事和中心工作,我们写出了《宜州市档案局加强对有搬迁任务的市直单位的档案指导》《宜州区档案局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宜州区档案局认真收看十九大开幕盛况并组织座谈会》《宜州区档案局开展精准扶贫进村入户走访活动》等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