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建党百年专栏 > 永不褪色的旗帜

永不褪色的旗帜|余少杰

发布时间:2021-08-02 09:30:51  来源(作者): 
  余少杰(1907-1928),广东省鹤山市人。黄埔军校第3期学员。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3月,到广西南宁工作。5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6军军部政治部秘书,是第一个到右江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特委,余少杰任特委委员。7月中旬,余少杰和严敏在恩隆县七里百审村渌审山沟召开东(兰)、凤(山)、恩(隆)、奉(议)、果(德)、思(林)等县农运领导人会议,正式成立以恩奉特支为领导核心的“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即(田南道、南宁道、镇南道)“三南总部”,领导“三南”地区的革命斗争,他任总部主任委员。同月,在奉议县花茶村主持召开右江各县农运骨干代表会议,讨论右江各县农军的统一指挥问题,决定将各县农军分别编为右江农民自卫军第1、2、3路军。
  8月7日,在奉议县花茶村庙堂主持召开奉议县第2次农民运动骨干会议,会议决定于8月8日,乘黄锦升等土豪在中元节前的仑圩圩日聚赌的时候,将他们一网打尽,举行“仑圩暴动”。他布置了行动方案,农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汉生率领,在赌场擒得黄锦升等人;另一路由黄治峰率领,待擒得黄锦升兄弟后,立即围攻其老巢韦宁村。“仑圩暴动”生擒奉议县第4区团总黄锦升及土豪黄子贞、黄静山3人,攻陷黄锦升等人的老巢韦宁村,没收黄曹山、黄子贞等土豪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9日,他和黄治峰等在甫圩主持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土豪黄锦升。
  9月5日,和黄永达、滕国栋率领思林、恩隆、果德三县农军300多人攻打镇结县城,营救被捕的镇结农民协会执委张太宇。7日,又率农军300余人转攻思林县城,攻破县署,俘获国民党县长黄懋森及县党部、县团务局的头目,缴获枪30多支,释放被关押群众30多人。
  1928年夏,他根据中共恩奉特支领导会议的决定,带李正儒等人,取道靖西、越南、赴香港和梧州,向中共广东省委、广西特委报告右江革命斗争情况和请示今后工作。9月间,先后秘密由香港返回右江。途经南宁时,由于叛徒告密,余少杰遭到国民党广西省当局搜捕,在危急时刻,他沉着地将携带的文件、武器处理好后跳水突围,被子弹击中而负伤被俘,并被押解南宁。在狱中,面对敌人轮番严刑审问,他始终不吐露半点党的机密。12月,在南宁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