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历史悠久,分布面广,是一个国际性的民族,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广西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四县,其余则散居于资源、西林、融安、南丹、都安、环江、田林、来宾、那坡等县(自治县)境内,其中拥有22.89万苗族人口的融水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苗族支系众多:以服饰颜色而称的有“红苗”、“白苗”、“黑苗”、“花苗”、“青苗”、“短裙苗”,以住地和种植的作物而称的有“生苗”、“熟苗”、“偏苗”、“麻布苗”、“鸦雀苗”等称谓,新中国建立后依照本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苗族。 广西苗族聚居山区,以营林为主业,村寨多依山而建,房屋一般为“上人下畜”的“干栏”楼和三开或五开间的平房。苗族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民间文学十分丰富,有故事传说、寓言、谚语和歌谣,深得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广西苗族地区还流行爬杆、跳雷、鸟枪射击、摔跤等传统体育活动。民间乐器有芦笙、铜鼓、唢呐、洞箫、苗笛、月琴等。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和纺织等,工艺精美,制作精工,瑰丽多彩,在国际上颇负盛名。苗族节庆较多,较隆重的有“苗年”、“四月八”、“新禾节”、“龙船节”、“芦笙会”,“拉鼓节”。现在“芦笙舞”已登上了国家国际的文化舞台。
隆林苗族“跳坡节”(一)
隆林苗族“跳坡节”(二)
隆林苗族“跳坡节”(三)
环江县吹芦笙的苗族汉子
隆林县清水苗妇女
融水苗族打同年吹芦笙
苗妹敬酒
苗族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