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境内的水族主要分布在南丹、融水、环江、都安、宜州等县(自治县)、区。从史籍记载及语言、文化特点等方面考察,水族是从我国南方古代“西越”部族的一支发展而来,与壮、侗、仫佬、毛南等民族同出一源。 水族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水语支。水族在历史上自称为“虽”,他称为“水”。曾被统称为“百越”、“僚”、“苗”、“蛮”等,直到明清,才有“水家苗”、“水家”的汉称。国务院于1956年确定其族称为“水族”。 水族有重要的民族节日,是“端节”。其时举行“赶端坡”、赛马、斗马、斗鸟,跳舞唱歌。水族特别崇拜“田神”,祈求风调雨顺保丰收。其他还有不少节日与汉、壮相同。民间乐器有铜鼓、大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水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水族的斗角舞体现了先民英勇顽强的精彩风采,刺绣、剪纸、印染和银饰器等工艺,精巧别致,久负盛名。
水族布贴绣花鞋 南丹县六寨镇
水族布贴背带心 南丹县六寨镇
水族马尾绣背带
南丹县水族服饰工艺
水族阿妹
卖野杨梅的水族人
水族妇女晒辣椒
水族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