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是广西的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广西仡佬族是广西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等。广西仡佬族主要有两支,一支自称“图里”,一支自称“牙克”。“仡佬”是“僚”的转音,于源古代的“僚人”。至今隆林仡佬族两个支系还保存各不相同的自称和相应的他称,在语言、风俗诸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区别。
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诗歌、民间故事和谚语,其舞蹈“牛筋舞”音乐朴实优美,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等。仡佬族虽有自己的语言,但也精通汉语、壮语、苗语和彝族。仡佬族有自己传统的民族习俗特点,由于长期与壮、汉等民族杂居共处,现在,衣、食、住、婚姻、丧葬、节日等风俗习惯,已与邻近的壮、汉各族相近。每年农历正月14日是仡佬族传统节日“拜树节”。这一天,各家各户背米酒,猪肉、糯饭,大红纸,鞭炮等祭品上山“拜树”。过完“拜树节”,家家户户即上山植树造林,营造大兴绿化山村、造福子孙的风尚。仡佬族十分友善,常帮助壮、汉,苗打石磨,盖房,还与苗族“打同年”,情同手足,处处彰显出中华民族“仁爱”和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