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机构概况
局领导
馆领导
档案局简介
档案馆简介
档案馆内设构
政务公开
档案局权责清单
档案馆人事工作
档案馆财务工作
档案馆绩效工作
政策法规
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
标准规范
工作动态
兰台快讯
机关档案
经科档案
教育培训
档案信息化
职称评审
学会工作
专题专栏
机关党建
党建动态
廉政建设
群团工作
学习园地
档案文化
多媒体展厅
电子书架
八桂史话
编研成果
服务大厅
政务服务
政府政务公开查阅中心
档案利用查阅中心
馆藏纵横
开放档案
软件天地
位置:
首页>
八桂今昔
莫敌,一个有勇有谋的抗日将领
发布时间:2017-06-12 16:30:34 来源(作者):永福县档案局 桑茂松
在永福县档案馆的馆藏资料中,保存了一些抗日英烈的档案材料,其中一位是我的乡邻,我也是从小听着祖辈们讲述他的故事长大的,这位在家乡家喻户晓的人物,就是国民党桂林警备部最后一任司令莫敌。
莫敌(1908-1962)字天维,百寿县坳上村人(今永福县百寿镇坳上村)。莫敌出身于二十世纪初一个耕读世家,幼读诗书,勤奋好学,做事踏实,崇尚林则徐、戚继光等民族英雄。那时候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帝国主义列强也趁火打劫,国土惨遭蹂躏。为了挽救中国,许多有识之士都投身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洪流中,莫敌就是其中一员。1923年冬,莫敌年刚十五岁,他以一手漂亮的书法写下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古诗,来表达自己投笔从戎的志向,他不顾家人反对,与百寿初级中学的几位同学,步行60多公里山路,从百寿镇来到桂林再到八步,考入广西八步教导队二期步兵班,学习军事。1925年(民国十四年)毕业,随即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初任排长,从此走上了携佩吴钩血战疆场的戎马生涯。在北伐战争中,莫敌随部队开赴前线,先后参加了湖北八义集、河南龙潭、湖北咸宁的贺胜桥等战役,正所谓“出身牛犊不怕虎”,在与北洋军阀吴佩孚的战斗中,莫敌骁勇善战,身先士卒,荣立战功,由排长升为连长、少校副官、中校营长等职。1936年他回桂林广西军校高级班深造。1938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176师1056团上校团长。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莫敌统率所部参加了淞沪战役,当时的第五战区(鄂豫晥苏区)由李宗仁任总指挥,作为桂林同乡,莫敌深得李宗仁信任。莫敌率1056团攻克英山、安庆,当时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对手是日军装备精良的青木大队。莫敌深知日军武器先进,他不与敌军硬碰硬,而是按照广西军校教官所教的方法,诱敌深入,占据有利地形,利用山地、烂泥田和山林,使日军的坦克和机悈化装备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夜战、迂回包抄等战术,与日军周旋,一点一点的吃掉敌军。战斗是残酷的,莫敌时常鼓励将士要有“保家卫国”的信念,树立“哪怕战死疆场,也决不退缩”的决心。1056团是由桂林民团一部分为基础扩充组建,当年跟随莫敌同去参战的将士,他们来自全州、临桂、永福、百寿等桂林辖区,但许多人都永远留在了异乡。据当时档案记载,仅百寿的同乡阵亡的就有13位。经过三个多月的殊死拼搏,终于在五战区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在安徽桐城和练谭,莫敌他们歼灭了日军青木大队大部分敌军,日军残部慌忙向华东逃窜。之后,莫敌又率部驻守安徽潜山县,历时一年两个月,与日军交战23次,以极少的代价获胜,这主要得益于莫敌指挥有方,莫敌所用战术,正是他在广西军校所学所长。据潜山县史志记载,当时莫敌的部属将“天下莫敌”四字绣于军旗上,在潜山当地引起轰动,当地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到莫敌的部队。当地有一位姑娘,也慕名投笔从戎,年方二十,长得眉清目秀,原是安庆师范的一名女生,能文崇武。有一次,莫敌下到连队检查,与姑娘邂遇,年仅30岁的莫敌正值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深得姑娘爱慕。不久莫敌与姑娘回百寿老家举行婚礼,宴请宗族和乡邻,一时传为佳话。由于蒋介石的抗战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莫部奉命缩编,退出潜山,莫敌不得不辞职。潜山、怀宁相继沦于日军之手。1944年底,莫敌得命重回1056团指挥部队,同年与兄弟部队在安徽三桥镇,与日军志摩联队展开激战,歼敌八百余人,并收复潜山等失地。莫敌依功升任第五战区第二挺进纵队少将副司令。1945年底,抗战结束。莫敌接受李宗仁的推介,由白崇禧任命,任171师师长,之后任128军中将副军长,兼桂林警备司令。在桂林期间,莫敌一直提倡发展乡村教育,在百寿修建了一所小学,又捐资支持百寿初级学堂的教育,深得家乡民众的口碑。1949年11月,桂林解放。莫敌率部溃退永福县堡里山区,1949年12月22日,莫敌率部投诚解放军。1950年2月莫敌赴香港定居,1962年病逝。
人杰鬼雄均旧事,一番苍凉叹古今。如今这位老人,静静地长眠在香港葵涌芙蓉山顶墓园里,其墓碑上的照片,刻画的是一个慈祥而清瘦的面庞,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眺望着远方,似乎在提醒着故乡的亲人:“故乡明月依旧,乡邻尚忆我乎?”莫敌生活在那个“国破山河在”的年代,因而也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故乡的挚爱,对入侵者的仇恨,是值得我们点赞的。
×
消息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西档案信息网_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网站,是否继续?